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专题专栏 > 质量强国建设专栏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5-19 16:53 来源:本网 字体大小:

信息来源:旗帜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强调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日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强调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为抓手,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把握新发展阶段、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供给和需求向更高层次提升。必须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21万亿元,这是继2020年、2021年连续突破100万亿元、110万亿元之后再次跃上新台阶。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经济总量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741美元,继续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畅通经济循环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经济发展的质和量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全面畅通经济循环,推动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推动我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协同发力,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优化石化、新能源汽车等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轻工纺织等行业优化升级,推进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持续推进品牌建设,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统筹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锻长板。提升能源、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维护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壮大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实施“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

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集聚,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积极发展数字贸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